外國人開公司入門攻略:準備事項、申請流程、稅務、工作證一次搞懂!

台灣是亞太地區的重要商業樞紐,擁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健全的法律制度,吸引許多外國人來台灣創業開公司。不論是科技、國際貿易還是服務業,台灣提供多元的商機與政府支援。然而,對於外國人來說,如何合法順利地在台灣開公司可能是一個挑戰。根據投審司統計,113年1-12月核准整體來臺投資(含僑外來臺投資、陸資來臺投資)件數為2,257件,可見眾多外國人喜歡到台灣投資開公司,本篇文章將詳細介紹外國人在台開公司的準備工作、申請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幫助您了解作為一個外國人要如何在台灣開公司,甚至自己申辦也能輕鬆上手。

外國人來台灣開公司需要作什麼事前準備?

外國人在台開公司考慮因素和注意事項

外國人在決定來台灣開公司之前,外國人先要評估要在台灣做什麼生意,相關產業的市場需求、資金規劃、法規要求及工作簽證問題。此外,經營的營業項目是否符合台灣法規,也將影響公司能否順利設立與後續的營運。台灣主要使用中文,對語言與文化的適應也應納入考量,以確保企業溝通順暢並提升營運效率。

以下是幾個重要考量因素:

1.產業類型與市場需求:確保要經營的行業在台灣具有市場需求,此外也要考慮到想經營的行業在台灣是否不准外國人投資的項目:僑外投資負面表列-禁止及限制僑外人投資業別項目
2.資金規劃:台灣的公司法並沒有規定開公司的資本額上限,在考慮投資金額時,要考慮的是,資本額是否足夠公司起初的營運需求。若經營涉及特許營業項目,資金會有額外規範。此外,外國人在台灣開公司,若需要騁請外籍經理人協助管理公司的營運,公司資本額不能低於新台幣50萬元。
3.法律與法規:確保公司營運符合台灣法規,例如要事先了解稅務、勞工法規等。
4.簽證與工作許可:外籍人士需取得適當的居留簽證與工作許可才可以在台工作,台灣針對不同國家的工作入境簽證有不同政策,要事先問清楚相關政策。
5.語言與文化適應:台灣以中文為主要語言,建議學習基本溝通能力或僱用翻譯。
6.營業項目規範:需確認選擇的營業項目是否符合台灣的法規與產業政策,避免後續審查問題。
7.營運成本:外國人在台灣開公司,需了解人力和稅務成本,計算公司的營運是否有獲利的未來,公司才能立足台灣。

外國人在台開公司的稅務問題

外國人在台灣開公司,稅務問題是外國投資者必須深入了解的重要環節。台灣的稅務制度包括營業稅、營所稅、個人綜合所得稅等,這些稅種會影響公司的運營成本與財務規劃。不同類型的企業適用不同的稅率與申報方式,因此理解台灣的稅制將有助於企業更好地遵守法規並有效控管財務。

外國人在台開公司,首先需要確認其公司類型與適用的稅率,例如一般企業適用5%的營業稅,而某些特定行業則有不同的稅率規範。此外,企業每年必須申報營所稅,稅率為20%。對於在台灣工作的外籍人士,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則依居留時間長短而有所不同。

為了確保公司合法經營並符合台灣稅務法規規定,外國人應熟悉相關的稅務要求,並把公司的稅務記帳委託給專業會計師或記帳事務所,可以降低財務風險,避免罰款,陷入營運困難。以下將簡單介紹外國人在台灣開公司需了解的各項稅務規範及計算方式。

營業稅

一、營業稅計算方式

1.一般公司(適用5%稅率):營業稅 = 銷售額 -成本× 5%,適用於大多數銷售貨物與勞務的企業,如貿易公司、零售業、餐飲業等。
2.小規模行號:稅率由國稅局核定,並採用核定課徵方式。這種稅負方式,只適合小商店,如理髮店、小吃店等。

二、營業稅申報頻率

1.一般公司:每兩個月申報一次,即每年的1、3、5、7、9、11月申報(雙月申報)。
2.小規模行號:每三個月申報一次(按季申報)。

營所稅

一、營所稅計算方式

1.營所稅(營利事業所得稅)適用20%稅率,計算方式為:應納稅額 =公司純利 × 20%。
2.若公司年度所得未達12萬元新台幣,則免課徵營所稅。
3.若企業年度所得超過50萬元新台幣,仍需繳納最低稅負(AMT),稅率約為12%。

二、營所稅申報頻率

每年5月31日前,申報前一年度的營所稅。

個人所得稅

外籍人士依居留時間長短,適用不同稅率。

1.居留短於183天者,個人所得每月基本工資之1.5倍以下者,按照給付總額扣繳6%;超過1.5倍者,按給付總額扣繳18%。
2.居留超過183天者,適用台灣綜合所得稅,稅率從5%至40%不等。
3.個人所得稅申報為每年的五月。

外國人在台灣可以開什麼公司

外國人在台灣開公司時,首先需要選擇適合的公司類型,這將影響公司的法律結構、管理方式、稅務負擔以及申請要求。在台灣,外國人可以設立的公司主要包括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在台分公司在台辦事處,每種類型的適用情境不同,需根據企業需求來選擇。

如果是小型或中型企業,如貿易、科技服務或餐飲業,有限公司會是較具彈性的選擇,資本額門檻較低,且股東責任僅限於出資額。而股份有限公司則適合較大規模的企業,能夠公開發行股票、吸引投資,適合有長遠發展計畫的企業。

若外國公司希望直接在台灣進行業務擴展,在台分公司是另一種選擇,在台分公司無獨立法人資格,所有法律責任歸屬於母公司。至於辦事處,則適合市場研究與業務聯絡之用,因其不能直接有商業行為,適用於測試市場或尋找合作機會的企業。

外國人在台灣可選擇的公司類型包括:

1.有限公司(適合中小企業)
2.股份有限公司(適合較大規模企業)
3.在台分公司(適用於國際企業)
4.在台辦事處(適合市場研究與聯絡)

延伸閱讀:子公司、分公司、辦事處的差異和比較,一張表格立即秒懂(2025)

外國人來台灣開公司的流程

外國人在台灣開公司需要經過一系列法定程序,包括公司名稱預查、投資申請和審核、資金驗證、公司登記、營業登記等。整體流程通常需時2 至 3 個月,具體時間可能因投資者國別和背景、企業類型、產業別及政府審查進度而有所不同。

首先,申請人需確認公司名稱與營業項目,確保符合台灣的法規要求。接下來,若公司由外國人投資,必須向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投審司)提出投資申請,經核准後才能進行資金匯入與資本驗證。資金驗證後,公司需辦理公司登記,並向國稅局申請營業登記,確保公司合法營運。

此外,若外籍負責人計畫在台灣工作,還需申請工作許可與居留證,以符合勞動法規。在整個設立過程中,通常需要聘請會計師專業顧問協助準備文件與辦理申請,以確保流程順利進行。我們協助外國人在台灣開公司經驗豐富,可以安心委託我們辦理。

以下將逐步說明外國人在台灣開設公司的完整流程,並提供相關注意事項,幫助外國人順利完成創業之路(在台分公司和在台辦事處的申請流程和部門不同,以下是以一般公司為例)。

外資公司設立流程
外國人或外資公司在台灣設立公司的流程

步驟一、公司名稱預查和選定營業項目

1.需選擇符合台灣規範的公司名稱,避免與現有企業名稱重複。(公司名稱暨所營事業預查輔助查詢
2.營業項目應符合經濟部商發署的分類,注意僑外投資負面表列-禁止及限制僑外人投資業別項目。(公司行號及有限合夥營業項目代碼表檢索系統
3.營業項目建議加入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4.建議提供2-3個備選名稱,以防重複被拒。

步驟二、公證授權書

1.若外國投資者不在台灣,需委託代理人辦理,授權書需公證。
2.授權書可以在當地公證機關或台灣駐外單位公證後使用。

步驟三、投資申請(投審司)

1.向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投審司)提交投資計畫。
2.申請文件包括:申請表、公司名稱預查表、投資人身份證明、資金證明、營運計畫書等。
3.審核時間約需2-4週。

步驟四、開立公司籌備處帳戶和匯入資金

1.公司負責人親自前往台灣的銀行開設公司籌備處專戶。
2.匯入資金後,取得銀行的匯款和餘額證明文件。
3.確保資金來源合法,以順利通過審核。

步驟五、資金審定(投審司)

1.向投審司提交匯款證明,確認資金到位。
2.通過審定後,獲得核准函。

步驟六、找會計師進行資金簽證

1.由合格會計師簽證資金,以確保符合政府規範。
2.資金簽證是公司設立登記的必要條件。

步驟七、公司設立登記申請(商業處)

1.向經濟部商業司提交公司設立登記申,取得統一編號。
2.需提供:申請表、登記地址文件、公司章程、股東名冊等文件。
3.核准後取得公司登記公文。

步驟八、營業人設立(稅籍)登記申請(國稅局)

1.向國稅局申請稅籍登記,取得稅籍編號。
2.依規定使用發票。
3.完成後,公司即可正式營運。

延伸閱讀:

一、外國(外資)公司設立台灣分公司Q&A(2025年更新版)
二、外國(外資)公司設立台灣辦事處Q&A(2025更新)

外國人開公司後的工作證申請

外國人在台灣開公司後,若計畫在公司擔任職位在台工作,則需要申請工作證(工作許可),以合法在台從事商業活動。台灣政府對外國人申請工作證有明確規範,包含申請條件、最低薪資標準、公司規模要求等。若不符合規定,申請可能被駁回,因此在開公司前需了解相關規定,以免影響業務運營。本章將說明外國人來台開公司時可申請的工作證種類及外籍經理人工作證的申請要求。

外國人來台開公司以申請什麼工作證?

外國人開公司後,若要在台灣合法工作,必須申請工作證(工作許可),根據台灣法規, 一家外資公司符合以下要求,以可以申請一名外籍經理人在台工作,可以投資者自聘或他聘。若想申請第二個外國人在台灣工作,則要由請外籍專業人士工作證。根據公司的規模與經營需求,外國投資者可以選擇最適合的工作證類型,以確保能夠合法在台灣工作並發展事業。

一、外籍經理人工作證

1.適用對象:公司有外資的股份,想聘請外籍經理人管埋其公司。
2.公司要求:新設公司資本額達 50 萬新台幣以上,外資佔三分之一以上。
3.申請機關:勞動部。
4.續聘條件:公司年營業額達300 萬新台幣以上

二、外籍專業人士工作證

1.適用對象:符合政府規定的專業人士,如科技、金融、藝術等領域人才。
2.申請條件:需具備專業證照或相關工作經驗,且符合最低薪資要求。
3.公司要求:資本額500 萬新台幣以上,公司年營業額達1000 萬新台幣以上

外籍經理人工作證申請有何要求?

外籍經理人若要在台灣公司擔任管理職務並在台灣中作,則需由公司向勞動部提出工作證申請,並符合以下要求:

公司資本額或營業額要求:
1.新成立公司:資本額至少 50 萬新台幣 以上。
2.營運中公司:公司年營業額達300 萬新台幣以上。
最低薪資標準:依勞動部規定,外籍經理人的薪資須符合台灣政府最低薪資標準(實際數字依當年度規定為準)。
經驗與學歷要求:無相關要求
審核時間:2-4 週,通過後即可獲得工作證並合法工作。

外籍經理人工作證是外國人在台經營事業的重要許可,申請前應確保公司營運狀況良好並符合規定,審核才能通過。

外籍經理人申請應備文件

外籍經理人工作證主管機關為勞動力發展署,只要符合相關規定的外資公司或辦事處,都可以備齊以下文件提出申請:

1.審查費收據正本
2.申請書
3.受聘僱外國人名冊
4.受聘僱外國人之護照影本或外僑居留證影本
5.聘僱契約書影本或副本
6.申請單位負責人之國民身分證、護照影本或外僑居留證影本
7.申請單位立案登記證明或商業登記證明
8.受聘僱外國人未成年者,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其聘僱之文件及法定代理人護照影本
9.主管機關核發之僑外投資事業核准函影本
10.資本額或營業額證明文件影本
11.公司登記或變更事項登記表(經理人欄位註記)影本

資料來源:勞動力發展署

外國人在台灣開公司FQA

以下是外國人在台灣開公司時,最常遇到的問題與解答,涵蓋公司設立、營運、財務與法規等方面,幫助您在台灣順利創業。

Q1: 外國人在台灣設立公司後,可以經營任何業務嗎?

A: 不一定。部分行業對外國投資者有限制,例如金融、電信、國防等行業。此外,某些特許行業(如藥品、教育、醫療等)需取得特定執照,建議在設立公司前先確認相關法規。

Q2: 公司名稱有沒有特殊規範?

A: 是的,公司名稱必須經過經濟部核准,不得與已註冊的公司重複,且不得使用涉及國家、政府機構或誤導性的詞彙,例如「台灣政府顧問有限公司」。

Q3: 外國人可以在台灣成立一人公司嗎?

A: 可以。台灣允許成立一人有限公司,即公司可由一位股東100%持有,且不需額外股東參與,但仍需符合所有法規要求。

Q4: 外國企業是否可以直接在台灣設立分公司?

A: 是的,外國企業可在台灣設立在台分公司在台辦事處,但在台辦事處只能負責市場研究及聯絡業務,不得從事營利活動

Q5: 設立公司後,是否一定要聘請會計師?

A: 雖然沒有法律強制要求,但因為台灣的稅務記帳有一定的專業門檻,建議聘請專業會計師和記帳士協助處理。

Q6: 公司是否可以使用個人帳戶來收款?

A: 不可以。公司應使用公司開立的銀行帳戶來處理所有業務往來款項,避免財務混亂或被稅務單位視為逃漏稅行為。

Q7: 公司成立後,是否一定要雇用員工?

A: 不一定。台灣法律沒有強制要求新成立的公司必須雇用員工,但若涉及工作許可、勞健保,或計畫聘請外籍員工,則需依相關規定辦理。

Q8: 若公司沒有營業收入,還需要報稅嗎?

A: 是的,即使公司沒有營業收入,仍需按照台灣稅法辦理營業稅申報營所稅申報,否則可能會面臨罰款或被列為異常營業狀態。

Q9: 設立公司後,銀行開戶容易嗎?

A: 在台灣開設公司銀行帳戶,需要準備公司登記文件、負責人證件、公司章程等資料。銀行會要求負責人親自到場開戶,且不同銀行對外資公司的審查標準不同。

Q10: 外國人在台灣開公司一定要有實體辦公室嗎?

A: 不一定,有些公司的營業項目必須為實體空間才能符合規定,例如補習班。若公司登記只是作為辦公室,可以租用商務中心或虛擬辦公室,但需符合國稅局規定。

這些問題涵蓋外國人在台創業的各種細節,建議提前做好功課,以確保順利開展業務並符合當地法規!

關於外國人開公司資訊網站

一、投資審議委員司
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全球資訊網 
三、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全球資訊網 
四、公司與商業及有限合夥一站式線上申請作業 
五、外國人如何在台灣設立公司(外資公司設立)Q&A/2025年更新版